目前分類:讀書筆記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孝,國文課本中的解釋是孝敬父母。但孝是什麼?以前常聽長輩說,孝就是聽父母的話。我一直心裡都有疑問:「難道什麼都聽父母的,就是孝嗎?難道不聽父母的,就是不孝嗎?」有子的這句話,給了我新的想法。

排除一些偏差的例子不談,我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不求回報的。父母會出於純粹的善意,為了要讓子女過更好的生活,而不斷要求自己更加努力。這是對子女的「愛」的具體展現。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本能,但子女對父母的愛卻需要練習。為什麼?
看看商場發送的免費試用品就知道了。如果是花錢買的產品,大家都會用得一點不剩。但因為是免費拿到,所以常常用沒多久就丟棄,甚至拿到後轉身就直接進垃圾桶。
我們的父母對自己的愛也一樣。因為不需要努力得到,所以習慣把它視為理所當然,不會懂得珍惜。而當對某事物視為理所當然,人自然會忽略該有相對應的回應。因此,需要練習。
我認為孝是「子女對父母的愛」的表現,是一種行為:有意識地感恩,然後無條件地要求自己進步,只為了讓父母能過更好的生活、實現他們過去為了照顧子女而不得不放棄的夢想

那麼,為什麼總是說孝?為什麼要從父母練習起?這樣的行為,練習在另一半身上不行嗎?
我認為是因為:對父母做到這樣,是最困難的。對其他人,如果我們沒有付出愛,那麼他們就有離開的可能。唯獨對父母,即便我們沒做到,甚至完全不及格,父母也不會改變他們對我們的愛。我們需要完全出於本心地願意去做,而且出於自願地去要求自己,才能把「孝」做好。換個角度說,如果可以把這麼需要自律的孝都做到了,那麼對其他人表現出愛,又會有什麼困難呢?

弟,是悌,國文課本中解釋為「尊敬兄長」。我認為是「對值得我學習的對象」的尊敬。尊敬不代表「什麼事都聽他的」或認為「他說的一切都對」,而是認知到他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而後感恩他願意無私地跟自己分享他的經驗與技能。「兄長」不靠年紀大小,而看功力、道行、底蘊的深淺。

上,上級。古代是君權社會,所以上級說的話就是行為的準則,這是時代的背景。
現代已經不再是君權社會。上,我會解釋為「做人的根本原則」。不犯上,指的是不違背做人的行為準則。

一個懂得不求回報地付出愛,又懂得尊敬與感恩值得學習的對象的人,是不大會違背做人的行為準則的。不違背做人的根本原則,就不會造成社會的亂象。

回到Nu Skin創業來說,孝悌有什麼重要?
我們常說,天下最愛你的人是你的父母,但天下最希望你成功的人,一定是你的上線。因為在Nu Skin的營運規則上,唯有你賺到錢之後,你的上線才會拿到公司發給他的培訓獎金。所以,上線會盡其全力地無私傳授你所有技能。
在傳統公司裡,老闆會害怕把你教得比他強。但在Nu Skin,上線會恨不得把你教到比他強!
在公司,你老闆心情不好,你要體恤他、陪他散心、討他歡心。在Nu Skin,你心情不好,你的上線會想方設法鼓勵你、幫助你。
上線的角色無法像父母一樣對你有養育之恩,但絕對會像父母一樣出於純粹善意地希望幫助你、教會你。這時候,很多人會把上線對自己的付出視做理所當然。
  「上線有賺我的錢,所以對我付出是應該的。」
  「你對我好,還不就是為了自己賺錢嗎?」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但這完全誤解了事情的本質。
上線並沒有「賺下線的錢」,因為不管上線拿到多少培訓獎金,下線所拿到的收入都不會因此而受影響。相反的,上線是努力地在「教下線怎麼賺錢」。
上線對下線好,是為了自己賺錢嗎?是,但不完全是。上線對下線好,是因為希望讓下線賺到錢,而後,他自己才會有收入。在下線賺到錢之前,上線一塊錢都不會有。但是,在上線有收入前,他就已經花了時間與心力努力教導下線該怎麼溝通、怎麼調整思維、怎麼談生意...etc.,而且下線還有可能學完了這些就離開,這樣上線一毛錢都沒有。如果換做是自己,如果知道有可能什麼都得不到,還會有辦法像上線這樣付出嗎?
對於NP2的各種教育課程,都是由有經驗的夥伴無償教導。我們對於他們,該要帶著感恩的心態。他大可不需要來教課分享他的經驗,但他選擇開放地分享。如果換作我們自己,是否能這麼無私付出呢?
因此,心中要存著孝悌,我們才會懂得要感恩與珍惜。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本,是我們做人的核心原則。原則確立不搖,行事才有依歸,才不脫離正道。所以,君子最看重的是「本心」。當一個人存著善良的心,不管做什麼,他的行事都不會偏差。
但我認為,本,有更多一層的意義:我們內心最根源的基本驅動。我們的核心理念是什麼?我們為什麼做我們現在努力做的事?我們為什麼來Nu Skin?我們為什麼在下班後、別人都在吃喝玩樂時,還這麼努力拚命?這個「為什麼」,有些人會把它叫做「初心」,或者是生命的意義。
遵循我們做人的核心原則、找到心中的「為什麼」,才能產生「道」
道,道路。人生的道路,就是我們的人生觀,或說是我們實現夢想的思維與態度。
初心決定思維,思維影響行動,行動產生結果。所以,「本」確定了,「道」就會相應而生。
 
在Nu Skin創業,如果我們不能時時把握住自己的初心,那麼很容易會迷失自己。迷失在優渥的收入、時間的自由或強大的正能量裡。久了,變會失去自我。因此,君子才這麼重視「本」。永遠都不要忘了自己是為什麼而開始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懂得感恩、能夠不求回報地為了讓重要的人過上好生活而拚命努力、尊重並感謝願意教導並分享經驗的前輩,這些就是成為一個「仁」者的根本了吧
仁,表現在外,就是一個打動人心的領導者,讓人想跟隨、放心與信任。這樣的領導者風範,就是我們在Nu Skin所努力追求的
#讀聖賢書學領導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學習,學一項新的技能、知識。但跟我們習慣的上學不同,上學是坐在那邊聽講、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在Nu Skin創業的學,指的是要有行動地「模仿」。模仿已經成功的人處世的態度、做事的方法。因為我們過去所受的教育是「當一個好員工」的教育,而我們現在要轉變成創業的思維模式。這兩種思維不同嗎?非常不同!但不同在哪,很難用言語說明,需要用心去體會。在能夠抓到神髓之前,就要靠努力的模仿。學其形,而後知其神。
「習」,以前唸書,老師都會說是複習,我的想法跟老師不相同。我認為這個「習」是練習。複習,會讓人聯想到唸書準備考試時,坐在那兒把筆記再看好幾次。對於唸書所學的知識,也許可以這樣做,畢竟以前的考試並不要求實作,而是看你記得多少。例如某某年代發生什麼事、某某河流過哪些區域、某某古文怎麼翻成白話文。
但在Nu Skin創業的世界裡,靠的是實做。單純「複習」筆記,對於事業一點幫助都沒有。也因此,「習」該是「練習」,把學到的東西用出來。練習教別人怎麼挑選好的保養品、練習教別人怎麼瘦身、練習幫別人做生涯規劃。
學到一項新的技能,模仿已成功的前輩的思維與行為,而後不斷練習這樣的思維與行為,就會發現自己慢慢地在改變、在進步、在變成一個創業家的腦袋。看到這樣的改變,就會感受到離開舒適圈的喜悅,也就是孔子說的「不亦悅乎」。否則,只是不斷複習筆記而不行動,這有什麼好喜悅的?只會覺得想睡而已😂

有朋自遠方來,以前都只解釋為「有朋友從遠地來拜訪」。當然,我們跟很久沒碰面的朋友碰面,是很開心的。不過,我認為這句的格局可以更廣大!
在我們創業的路上,「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有同樣的理念、同樣對未來的期盼、同樣的衝勁。
「遠方」並不是指地理上的遠,而是心靈上的遠方。在公司中的同事每天都生活在一起,很近,但我們常覺得心很遠、同事只是同事,為什麼?因為我們跟同事的心不在一起,所以很遠。
在這個人跟人的心靈距離很遙遠的世界,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從不知道什麼地方突然出現,可以一起陪伴彼此、互相扶持地往目標前進,這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想像一下,當我們找到一個一起打拚的夥伴的時候,是不是非常非常地快樂?
我覺得,這才是孔子所要描述的情境。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境界,是最困難的。課本上的翻譯說:「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我自己覺得有說跟沒說差不多😂
「知」,是理解、也是認同、也是肯定。
字面上說,當別人不理解我們的善意時,不會因此而感到生氣。例如,現在COVID-19這麼危險,有許多醫學研究都說抗氧化能力對於預防感染很有幫助,而能有效幫助抗氧化能力的如沛,就是非常需要的營養補充品。當我們真心推薦別人可以用用看如沛,因為對方的身體抵抗力真的太差,但對方卻覺得我們只是想賺他的錢。我們的善意不被理解,但我們並不因此而感到生氣。為什麼不生氣?因為對我們雙方來說,自己的想法都是對的。「推薦如沛」是一個事實,但彼此對於這個事實,有不同的解讀而已。我們的動機是善意,但對方的解讀是利益。
我覺得這句話更深、更不容易做到的境界是:當別人沒有認可我們的能力,也不會因此而生氣。舉例來說,在職場上,很多人會抱怨懷才不遇,認為老闆都沒有看到自己的辛苦、自己為團隊所做的貢獻、自己的能力有多好。為什麼會生氣呢?一方面是因為這影響到升遷與加薪;另一方面,是因為得不到別人的肯定,讓我們開始否定自己的價值。打從心底地相信「你沒有看到我的能力,不影響我能對這個世界所做的貢獻」,我認為是「人不知而不慍」的更高一層境界。這源自於對自己能力的深層自信,以及自我能力的真實底蘊,兩者必須兼備。沒有自信而有底蘊,就會抱怨懷才不遇;有自信但沒底蘊,就變成自我蒙蔽的自大。
「君子」,是個很難清楚定義的形容。我認為它是對一種思維的描繪,而不是一個固定的狀態。因為它是一種思維,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是君子,也可以不是君子。現在是,未來不一定是。現在不是,未來也可以是。這個思維,我覺得就是「成長型思維」,而不是「定型思維」

總結:
學到一項新的技能,模仿已成功的前輩的思維與行為,而後不斷練習這樣的思維與行為,就會發現自己慢慢地在改變、在進步、在變成一個創業家的腦袋。看到這樣的改變,就會感受到離開舒適圈的喜悅;
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從不知道哪兒,遇見一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扶持地一起實現目標,這樣的快樂無與倫比;
能有深層的自信與底蘊,不因別人的不理解而否定自己的價值,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時時保持著成長型思維

學而篇的開頭,我認為總結了所有Nu Skin創業最最根本的思維、心態、行動準則與過程中的收穫。當然,也不只能用在Nu Skin創業上,在任何事業上,我認為也都適用。
 
#讀聖賢書學領導
#培養成長型心態
#集聚一群有目標又誠信正直善良的人
#創造有選擇的被動式收入人生
1️⃣➕3️⃣0️⃣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害怕與緊張

是換一輛載具的興奮

感受這輛「新車」所帶來的豐沛動力和駕馭體驗

往更寬闊、更符合自己的領域靠近

#社交電商

#斜槓微創業

1️⃣➕3️⃣0️⃣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2020年初,最開心讀完的一本書之一

當某一頁有打動我的文字,就習慣把書角摺起來

這樣,以後就可以快速翻到有感觸的那頁

先摺上角,再摺下角

不經意的習慣,意外成為判斷一本書我有多喜歡的方式:摺得愈多,愈值得再看

這大約是我摺過最多的一本書,幾乎增加了1/2的厚度  

想法、心頻都因為它而有極大的轉變

是安排好的嗎?讓我在2019開始讀,2020/1/3讀完,而後在2020用新的想法與頻率開始新的一年😏

感恩凱媽推薦這本書給我

#1-6-24🧲

#零妥協人生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都只會得到我們所相信的

%E6%9C%AA%E5%91%BD%E5%90%8D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提出了11種變成有錢人的方法
到底是哪11種方法呢?
而他最推薦的第11種方法又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收看😎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定會有某人
 
一定會有某人 跟你說你應該這樣那樣
一定會有某人 告訴你現在這樣很好,你不該不知足
一定會有某人 覺得你努力的樣子很假
一定會有某人 說你不行
一定會有某人 說這方法他試過了行不通
一定會有某人 說你變了
一定會有某人 希望你能回到以前的樣子
一定會有某人 認為你被騙了
 
我不讓任何人,告訴我我應該成為什麼模樣?只能成為什麼模樣?
那是他們的看法,但我有我要的人生
世界上有太多的偷夢者,他們不相信自己,卻希望把別人的夢也一起偷走
 
一定會有某人看不見你的價值,只要那個人不是我們自己
 
#1-6-24🧲
#零妥協人生
IMG_5554 2.jpg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造成拖延的主要原因並不是迴避工作,而是迴避壓力。拖延是「潛意識中想讓現在感覺好一點的慾望」,這樣你才能感覺稍微紓解壓力
我們會拖延,是因為感覺壓力太大。重點是…你不是因為工作而壓力大,你的壓力來自一些更大的事物:金錢、人際關係問題,或者就是人生
要打敗拖延,研究告訴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必須原諒自己的拖延。心理學家發現,這些拖延者從一開始就對自己非常嚴厲
 
解決方法:
 第一步:原諒自己拖延
     和拖延的自己和解,才能讓自己不在陷入「自我攻擊」的迴圈裡。而後,才能把心力聚焦於未來的行動
 
 第二步:未來的你會怎麼做
     想像未來已經完成這件事的自己。那樣的自己,回過頭來看,會對現在的自己說什麼?他/她會怎麼做?
 
 第三步:運用5秒法則開始
     就這樣。5-4-3-2-1-GO
~出自《五秒法則》~
 
我也許不喜歡要做的那件事,但它能幫助我得到我想要的人生。
(事實上,按照書中的說法,我可能永遠不會喜歡那件要做的事😆)
 
常會聽到人說:「沒有最好的時機,『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不知道大多數人聽到這句話時,所認為的核心觀念是什麼?「最好的」?「時機」?「現在」?「就是」?
 
以往聽到這句話,我都把重點放在了「時間點」上,將這句話理解為在告訴我:每個時間點,都是最好的時間點。
 
但現在,我覺得它的核心觀念該是傳達「馬上去做,不要等待或拖延」。就像William Wordsworth說的:「想開始,就直接開始」
「時間點」是名詞,沒有「動能」,所以過去聽到這句話,就只是「聽過去」。
將重點放在「馬上去做」後,這句話就有了往前進的動感。
 
但我有預感,有些事做到一半的時候,一定又會開始懷疑自己😅
腦中閃過這網路金句:「當想要放棄的時候,想想當初為什麼要開始」
 
Stop saying. Do.
 
#零妥協人生
#來聊聊如何改變現狀吧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大後,我們更是花了太多時間和精神在擔心我們沒辦法控制或可能出錯的事。當你接近人生的終點時,你真的會希望你沒有如此

#5SecondRule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害怕沒有關係。害怕表示你即將要做件非常、非常勇敢的事

#5SecondRule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組聚時跟小組分享了【五秒法則】這本書
 
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回答
🔹五秒法則是什麼?
🔹為什麼我欣賞它?
🔹它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這本書值得看嗎?
 
回顧組聚的錄影時,閃過一個念頭:
何不把這段給做成一個小影片呢?
也許,某個人正好也需要這本書
 
於是...這則我當男主角的影片就誕生了😁

影片點這裡 👉 https://youtu.be/TfojIESzzSo

 

#5SecondRule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的天空,很藍

Good morning. Morning is good.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有念頭、衝動或想法,卻不把行動加諸於想法上,那它就永遠消失了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感覺,但你隨時可以選擇如何行動】~出自《五秒法則》

  

有沒有感覺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做它。因為不是因為有感覺而去做,因為做了才有感覺

  

回想起曾經不只一次有過那種經驗,就是「在做之前完全不想,但做完之後心裡卻覺得很開心」

  

比如說:早起、運動訓練、在吃到飽餐廳控制自己不要吃太多、突破舒適圈、挑戰超難任務

  

我覺得它們的共通點是:它們都違背人類本能👉休息、犯懶、儲存熱量、保持現狀不變

  

既然是違背本性的事,按照心理學研究的結論,我的身體本能是絕對不會「有想做的感覺」的😆

不過,這些事做了之後,往往會讓心情好上一整天

  

我想,這也是作者為什麼會這麼說的原因。感覺不可控,但是行動的選擇可以

  

#5SecondRule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們只想做「感覺很容易」的事,當你接受這事實的瞬間,你就會理解變健康的秘訣很簡單,就是你絕對不會想做,所以必須要5-4-3-2-1-GO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時候,我們都想太多了
以為大家都在注意自己
其實...還真的沒那麼多人在看
😂😂😂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可能會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相信感覺告訴你的謊言
如果你不學習怎麼把感覺和行動分開來,你永遠也沒辦法釋放自己真正的潛力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秒法則】的第7章
 
「如果你曾經懷疑過,為什麼你明知道某些事能解決你的問題、改善人生,但就是那麼難以做到,答案很簡單,是你的感覺。我們沒有人察覺到,但我們做決定時,幾乎都不是運用邏輯,不是用我們的心,不是根據目標或夢想,而是用感覺。
在那個當下的感覺,幾乎從不會是想做對我們最好的事。無數的研究顯示,我們會選擇現在感覺比較好,或感覺比較簡單的事,但不會去做那些明知道以長期的角度來看,會讓我們變更好的事」
 
在讀這一章的時候,我在想,過去有「想做的感覺」的事情,好像都是跟玩樂或放鬆有關。想去吃東西、想去國外玩、想去看漫畫、想跟朋友聊天
而那些真正會對長期有幫助,或是需要做的事情,通常都不會有想做的感覺,甚至是排斥去做,能拖就拖的感覺。例如,不想上學、不想考證照、不想改變
 
讀到這一章,幫助我解答了一直以來一個很大的疑問,或者該說是找到了失落的一個環節
 
找到的歷程是這樣的:
 
每次參加Nu Skin的活動,不免俗總是會有打雞血的環節,有一個或幾個成功的人來分享他們的成功故事。
他們會在台上說他們原先的生活多麼平淡或多麼痛苦,然後他們就下定決心設定目標,設定目標之後就義無反顧、放下情緒地「做就對了」。而如果沒有去做,就是因為你還「不夠想要」,或是還「沒有下定決心」,但時間不等人、家人的幸福還要等多久?所以一定要快點成功!最終再接上一句:「我可以,你們也一定可以」。
接著全場會報以如雷的掌聲與歡呼,然後看到台下的人露出被激勵的表情
 
很坦白說,雖然我在Nu Skin,但聽到這些話時,跟大多數不在直銷業的人有同樣的想法:
「Bull shit💩...如果這麼簡單,那麼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早就實現夢想了」
 
我想要結果嗎?我當然想要
我下決心了嗎?我當然有
我知道「做就對了」嗎?廢話,還需要你說?
 
但為什麼總是少了那一點什麼?
每年年初設的那些激勵人心的年度目標,為什麼在年底時總是無法在超過一半以上打勾(說不定1/3都不到)?
為什麼在公司裡時,就是可以把事情做出來。但自己創業後,反而就是無法做到?
 
「到底什麼地方不對?」我疑問著
直到看到這一章,有一種恍然大悟:
 
 我們都是用感覺在做行動的決定,但我們根本就不會有想做的感覺!
 
那些成功人士的分享中,沒有人提到「感覺」這件事,但偏偏它就是一切的關鍵、那個失落的環節。
在他們沒有意識到的過程中,他們克服了「不想做」的感覺,逼自己去行動。又或者,即便帶著「不想做」的感覺,但他們還是去做。這就是他們之所以可以成功的關鍵要素,也是我們這些「還沒」實現目標的人還沒實現的原因
 
那為什麼在公司工作時就不會這樣?
公司制度的優勢在於:它並不管你有沒有想做的感覺,但總之你得要做。老闆有在管「你今天有沒有工作的心情」嗎?怎麼可能?如果我們跟老闆說:「我今天沒有想上班的感覺」,老闆應該會跟你說:「那你要不要乾脆永遠不要在這間公司上班了?」
(在「忘記感覺」這點上,公司制度還挺值得學習的😂😂😂)
 
所以呢?可以怎麼克服呢?
 
在最近認真執行5-4-3-2-1- GO的過程中,我最大的體會是:我們要先「原諒」自己有不想做的感覺。
「不想做」超正常,而且每個人都會,即便是那些已經成功的人也會。所以,不需要因為有這種感覺而覺得自己不夠好。
原諒自己有這種感覺之後,才能跟它和平相處。
 
對,不是消滅「不想做」的感覺,而是跟它和平相處。因為它永遠會在,而且越想消滅它,它越強大。
神奇的是,原諒自己有這種感覺之後,要實行5-4-3-2-1- GO就變得非常容易
 
超不想起床的...我怎麼可以這麼懶?...沒關係,不想起床很正常...5-4-3-2-1- 起床
超不想去工作的...我怎麼可以這麼不努力?...沒關係,大家都不想去工作...5-4-3-2-1-出發
超忙的哪有時間...我怎麼可以找藉口?...沒關係,大家都很忙沒時間...5-4-3-2-1-擠出時間來做
……每天我在5-4-3-2-1的還有很多很多
 
一天到晚倒數54321不是很蠢嗎?
蠢啊,但有什麼關係?它可以讓我動起來啊
而且又沒人會聽到,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倒數啊
 
所以
如果你也跟我有一樣的疑問,那不妨試試吧
原諒自己會不想做,跟它和平共處
然後5-4-3-2-1,去做你想要的改變
 
#5SecondRule
#零妥協人生
#來聊聊如何改變現狀吧
文章標籤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